2010年2月21日星期日

美國 (1) - 深入洛杉磯 (May 2008)

說真的,美國在我的目的地排行榜上並不是‘名列前茅’的,但碰上這段時期,美國經濟低迷,而相反其他各國的滙率奇高,到美國旅遊突然成為了一個很吸引的選擇,再加上表弟在洛杉磯讀書,也有一個朋友在紐約工作,住宿費可以省卻不少,所以也不用多三思,就向美國出發吧!

美國這樣大的國家,可以遊覽的地方著實很多,我這樣貪玩的人,當然會用盡所有時間去最多的地方,所以兩個多星期我在西岸南南北北的遊玩,也跑了一趟紐約。

洛杉磯是我的第一站,也是這次旅行的基地,因為一來表弟住在這裡,二來它跟很多著名景點比較接近。洛杉磯比香港慢15個小時,再加上在飛機的12個小時沒有好睡,到達洛杉磯已經筋疲力竭,所以我跟同伴Katherine決定第一天還是先儲儲能量,第一天只是在表弟家附近走走。無獨有偶,今次到美國剛好碰上表弟的碩士畢業典禮,正正是我到洛杉磯的二天,舅舅與舅母也從香港到洛杉磯去,所以第一天的晚上就跟舅舅一家吃晚飯。洛杉磯是一個華人跟亞洲人聚集的城市,美國的第一個唐人街便是在這裡。除了唐人街,這裡還有韓國城、日本區及台灣區,其中尤以韓國社區特別熱鬧,我們第一天的晚餐便是在一家家庭式的韓國餐廳解決。這家餐廳主打豆腐,餐牌上有各式各樣的豆腐煲,再加上不同款式的韓式配菜,以US$8的價錢實在是價廉物美,味道也真不錯,有韓式住家晚飯的風味。

南加州大學的畢業典禮
由於第二天是表弟的畢業典禮,所以我們第一天的晚上很早便睡覺。我一向習慣早上起來洗頭,也不知睡了多久,我突然醒來,打開眼看見表弟在用電腦,雖然還是很想睡,但心想還是要起來,不能因為我而延誤了表弟的畢業典禮,唯有拖著疲憊的身驅從睡袋裡爬出來,洗頭更衣。用了二十分鐘梳洗,回到房間竟見到表弟已爬上床上倒頭大睡,雖然心裡也不忍把他吵醒,但為了要讓他順利參與這個重要的時刻,還是做一次壞人吧!當我把表弟推醒時,我竟然聽到最始料不及的回應:“嗯,為甚麼半夜三更把我吵醒?我明天還要早起。”我那一刻完全不明所以,甚麼半途三更?我呆了十數秒,然後拿起手錶一看,天呀!十二時半!不是早上六時嗎?當我還在發呆時,表弟已再進入夢鄉了,我也只好帶著那一大堆不明所以及還是顯的一把頭髮再鑽進被窩。最可恨的是,表弟及Katherine在往後的兩個星期不斷重提這件“半夜起來去畢業典禮”的事件,每次還要洋洋得意,真的要把我氣壞才罷休。

南加州大學的畢業典禮比香港的畢業典禮大型得多,氣氛輕鬆之餘卻不失隆重,我更喜歡的是整個典禮也在室外進行,置身眾教學大樓之中,特別感受到那種學術氣氛。香港的畢業生都穿著得體隆重,在美國這個學術成績卓越的國家,畢業生的衣著卻反倒輕鬆得多,既有沙灘短褲,也有涼鞋拖鞋,有點像開嘉年華一樣。



追星...的掌印
到洛杉磯,其中一個必須要去的地方應該是荷李活,追尋巨星偶像的蹤影。未到荷李活之前,還想像那裡必定整潔開陽,名店林立,每年舉辦奧斯卡頒獎史典禮的柯達中心必定龐大宏偉。可是......荷李活竟然是挺小的。說真的,還真的有點像旺角,兩旁的店舖若不是食肆,便是賣紀念品的。柯達中心的大門還不及香港文化中心一樣有特色,也不如會議展覽中心有規模,這真的打破了我對荷李活的幻想。還值得一提的只剩餘東方劇院(Oriental Theatre)門前的巨星手印。經過一番苦尋,Katherine終於找到了演員尊尼普特(Johnny Depp)的手印,她當然不忘與偶像來一個“十指緊扣”,她更將剛剛買的尊尼普特主演的DVD拿出來,放在掌印旁,拍了一張照,表現了她對偶像的支持。在東方劇院唯一看到的華人掌印是吳宇森,他的掌印倒佔了一個非常當眼的位置,就在劇院的入口。

既然苛李活並沒有其他地方值得遊覽,我和Katherine決定到附近的洛杉磯加州大學(UCLA)去看看這所在美國西岸的著名學府。久聞UCLA校園龐大,但沒有親身去看過,真的難以想像它是如何的龐大,我估計整個校園加起來應該大概是尖沙咀海旁,由文化中心至紅磡體育館的總面積。校園依山而建,教學大樓有高有低,配合四周的花卉樹木,別有一番景緻。

環球片場
洛杉磯除了荷李活,還有大大小小不同的主題公園,其中尤以環球片場、華納片場及狄士尼公園特別受歡迎。由於時間不足,我們只能挑選其中一個,我和Katherine同樣選了環球片場。我們二人同樣愛看電影,難得有機會看看首屈一指的片場,心情非常興奮。環球片場內的機動遊戲全以電影做主題,即使如我對機動遊戲並不特別著迷,也對遊戲的設計及配置十分欣賞。

整天的遊覽最特別的還是遊片場旳部份。其中片場特意裝置了耳熟能詳的著名電影場景,令參觀者仿如置身電影之中,感受一下《大白鯊》的緊張、《盜墓迷城》的鬼異、西部牛仔出沒的大街的冷清、《靚太唔易做》的各懷鬼胎。其中以《金剛》的場景最為震撼,內裡除了見到那隻巨型猩猩,還有直昇機開火及爆炸的場面,真的不自覺的緊張起來。只可惜這個片場在我離開美國後兩個星期發生了一場大火,完全燒燬,我用相機拍攝的短片頓成了珍貴片段。

14號就是37號?
同事知道我要到洛杉磯,極力推介了一間有名吃芝士蛋糕的餐廳 (The Cheesecake Factory),對於我這個好‘食’之徒,當然不會錯過品嚐美食的機會。而且餐廳所在也是一個新興的旅遊購物點 (The Grove),也是值得走一趟的。我和Katherine也可算是出師不利,巴士路線選對了,卻上了反方向的車,明明要去西,卻偏偏走了東,白白浪費了一個多小時。到達 The Grove已差不多中午,第一時間當然是到 The Cheesecake Factory佔一個理想位置。我們挑了陽台上的一張枱,好讓我們能觀看The Grove的四周。打開菜牌,不得了,單是芝士蛋糕已超過五十種,哎呀,叫人怎麼挑選才好呢?腦子裡幾番週璇,最後選了同事極力推介的招牌士多啤梨芝士蛋糕。

美國的交通網絡雖然未如表弟所說一樣困難,倒有幾次把我弄得頭昏腦脹。早上出發到The Grove已不大順利,怎料回程時又遇上問題。我和Katherine前一天已在互聯網上查看巴士的資料,坐那一號車、在那裡轉車、打印班次資料等,我們去程和回程也是坐同一路巴士 – 37號,就直接到達表弟家門。只可是我們回程時卻找不到37號巴士站,我們將手上的地圖及路線翻了多遍,確然我們所在的地點是正確的,但就是沒有37號巴士站。路在口邊,只好問問路人,但卻得到一個很奇怪的答案:‘14號就是37號呀!’。甚麼‘14號就是37號呀!’,明明是兩條不同的路線,怎麼一樣?感覺就好像地球人遇上火星人,問非所答。可是問了幾個途人,答案都是一樣,而且天色已開始晚,我們決定還是先跳上這路14號,至少它會途經市中心,我們可以在那裡再轉乘其他路線。我在車上一直在想這個‘14號就是37號呀!’的謎團,最後的結論只有一個可能性,14號在中途會變成37號。聽上去雖然蠻荒謬,而我也不知道原因是甚麼,但我頗肯定是這樣。Bingo!巴士走了大概30分鐘,司機把車停在一旁,然後站起來攪動頭頂的號碼牌,14號真的變了37號!雖然還是不明白這樣做的用意,但解開了心中的疑雲,心情覺得蠻舒暢的。我將這件事告訴我的親朋好友,無不覺得嘖嘖稱奇。

Santa Monica
Katherine在美國逗留的時間比我短,她在美國的最後一天,我們到Santa Monica去感受一下加州的憂閑。若論水清沙幼,Santa Monica並非一級的海灘,但整個區域倒也締造了一個忙裡偷閑的氣氛。我們也沒有到海灘去走,只是沿著海傍的大道欣賞海洋的嫵媚。Santa Monica的海灘上有一個機動遊樂場,有點怪怪的,也不知為甚麼這個遊樂場令我想起《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》這本書裡的那一個,可能兩個遊樂場都有點破落荒涼吧!

第二天早上,送了Katherine上機場巴士,我跟表弟再往南加州大學走走。上次因為是畢業典禮的關係,整個校園擠滿了人。今天的情況豁然不同,重返那份校園的清幽恬靜。下午我獨自一人走到咖啡店看書,度過了一個悠閒的下午。雖然咖啡跟其他店的沒兩樣,但服務員會將客人的名字寫在杯子,倒也令那杯咖啡變得不一樣,添了幾分度身定造的味道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